-
张家口沽源县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助力招商引资
张家口沽源县近日传来喜讯,当地列入“21世纪首都水资源规划”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该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为当地招商引资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项目概况显示,此次通过验收的工程涉及张家口沽源县丰元店、莲花滩两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主要针对榛子沟、老掌沟区域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于2010年开工建设,2013年全部完工,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10平方公里,是张家口沽源县践行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二、工程实施过程中,张家口沽源县坚持科学规划、系统治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特点,采取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通过修建梯田、植树造林、建设拦沙坝等综合手段,构建起多层次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有效遏制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问题。 三、生态效益方面,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治理区林草覆盖率得到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时,工程的拦沙保土作用明显,有效减少了下游河道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对维护区域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四、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张家口沽源县项目区的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地村民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和后期管护,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五、作为“21世纪首都水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验收通过为张家口沽源县后续生态治理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张家口沽源县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工程的成功实践也展示了张家口沽源县在生态治理领域的决心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的生态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张家口沽源县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优势,为当地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七、下一步,张家口沽源县将加强对已治理区域的后期管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和持续发挥效益。同时,将继续积极争取和实施类似生态治理项目,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八、该工程的验收通过,不仅是对张家口沽源县过去生态治理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张家口沽源县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张家口沽源县的生态环境改善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的实施为首都水资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周边地区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十、通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张家口沽源县正逐步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区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氛围,助力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25-08-22
-
冀中能源榆树沟煤矿项目获批 塞北管理区能源布局再升级
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能源产业迎来重要进展,国家相关部门近日正式批复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榆树沟煤矿项目,标志着该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项目由冀中能源全资子公司主导,总投资达12.8亿元,设计年产能120万吨,将为区域能源供应体系优化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榆树沟煤矿位于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地处华北能源走廊核心区域。该项目的核准实施,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煤炭资源自主保障能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能源产业链,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与绿色低碳技术融合。 二、技术升级与生态保护并行 项目规划采用智能化开采系统和清洁生产技术,配套建设矿井水处理站和瓦斯综合利用设施。公开资料显示,矿区生态修复方案已通过专项评审,计划通过植被恢复与土地复垦,实现开采区域生态覆盖率不低于85%,较现行国家标准提高10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与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张家口北部矿区重点工程,榆树沟煤矿预计可带动当地超800个就业岗位,并促进配套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塞北管理区管委会表示,将依托该项目探索"煤电联营"模式,推动与周边新能源项目形成多能互补格局。 四、合规审查与长效监管机制 项目核准过程中,相关部门对资源储量、安全预评价等12项专项报告完成合规性审查。后续将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开采进度、安全生产及环保指标实施动态监测,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规范》要求。 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启动,主体工程计划于2024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为华北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新的实践样本。
2025-08-14
-
三峡新能源沽源大苟营光伏项目获批 助力绿色能源招商引资
近日,三峡新能源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大苟营村规划的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获得核准批复,标志着当地绿色能源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该项目总规划容量100兆瓦,一期建设50兆瓦,配套新建110KV变电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升级。 一、项目规划与建设内容 沽源县大苟营光伏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装机容量50兆瓦,同步建设110KV升压站及主变设施。电站选址位于光伏场区南部中心位置,兼顾输电效率与土地集约利用。根据设计,项目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预计年发电量可满足数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二、区位优势与生态效益 张家口市沽源县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年均日照超2800小时。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约6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当地政府表示,该项目将纳入冀北清洁能源基地规划,与周边风电项目形成互补。 三、技术亮点与基建配套 工程采用智能运维系统,配备组串式逆变器和跟踪支架技术,发电效率较传统固定式提升20%以上。新建的110KV变电站通过两回线路接入电网,主变压器采用低损耗油浸式设备,确保电力稳定输送。 四、政策支持与产业联动 该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局关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最新指导政策,获得河北省发改委快速核准。沽源县已将新能源列为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税收优惠等举措吸引投资,未来计划打造"光伏+生态修复"示范园区。 目前,项目前期勘测工作已完成,预计年内启动主体施工。建成后将成为三峡新能源在华北地区的重要清洁能源节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绿色电力支撑。
2025-08-12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